摘要:高考考试之前考生容易出现忧虑和紧张的情绪,而高考考试结束后也是考生及其父母心理疾病的高发期。本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大夫孙凌表示,考生和父母见到录取公告书前假如长期处于紧张、失眠状况就会产生期待型焦虑的心理疾病,有的人需要准时进行心理辅导。
孙凌说,期待型焦虑主如果由于高考考试前考生和父母都承受着非常大重压,考后忽然彻底释放,易形成大的心理落差,加之将来的不确定性所致使。此时,成绩好的考生总是担忧我们的录取状况,产生抑郁情绪;分数不理想的考生常常会情绪低落、悲观、灰心丧气,悔恨自己努力不够或抱怨父母和老师等。这种期待型焦虑也是心理应激反应,在考后两周内能自行缓解淡化的属正常反应,但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,会出现如睡眠水平差、乏力、没精神、食欲衰退等身体反应。假如这类身心变化持续两周以上或呈进展性反应,同时伴有抑郁、恐怖和敌对症状,父母便要提升警惕,应付孩子进行心理辅导。
孙凌建议,考生和父母在高考考试结束后都要调整好心态,并尝试适合放松。如全家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,包含晚饭后散步聊天,也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看电视、体育训练来放松,使全家的紧张情绪渐渐得到缓解,以一种积极心态面对将来。